止亂先除利欲003

明教曰:
太史公讀孟子。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
不覺置卷長歎:嗟乎!利,誠亂之始也。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
原者,始也。
尊崇貧賤,好利之弊,何以別之。
    本文在說明,只今一念求利,是眾害的根基。
    夫子:指孔子。
    罕言利:不常提到「利」。
    防其原:從根本處預先提防。
    尊崇~~別之:上至尊崇的天子,下至貧賤的庶民,貪好求利的弊端,沒什麼差別。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
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
法亂,則民怨不服。
其悖戾鬥諍,不顧死亡者。自此發矣。
是不亦「利誠亂之始」也。
    無論公私,固然離不開面對「利」這個字。若操持不當,超過本份,則自他皆亂。
    取利不公:指在上位面對大眾時,不能秉持公正的原則,處理自他「取利」的事情。
    以欺取利:指一般平民「取利」時,不合乎義,以欺瞞的方式求取不當之利。
    悖戾:悖,乖也。戾,違也。意指,彼此衝突無法和平相處,乃至鬥諍、不顧死亡等。
    不顧死亡:因為貪利而悖戾鬥諍,連可能犧牲生命也不在乎。
且聖賢深戒去利,尊先仁義。
而後世尚有恃利相欺,傷風敗俗者何限。
況復公然張其征利之道而行之。
欲天下風俗正,而不澆不薄。其可得乎。
    深戒去利:深切的教誡大眾,應當「去除貪利」。
    尊先仁義:尊敬仁義,凡所作為,皆以仁義為最高指導原則。
    恃利相欺:恃,依賴。意指,憑著自己有利,或是以求利為前提而相欺。
    公然張其征利之道:征,求也。張,施行。堂而皇之施行求取利益的行為。
    澆:沃也。 有浸濕的意思。


    【耕叟筆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