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是立身之本011

大覺璉和尚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今之所以知古,後之所以知先,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
    善者可以~~為戒:出自韓文公進唐順宗表。
歷觀前輩,立身揚名於當世者,鮮不學問而成之矣。
    【耕叟筆記】

居安慮危010

圓通謂大覺曰:
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
蓋豫備則無患。
所以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而取諸豫也。
    重門等:易經雷地豫卦之象。重門以禦之、擊柝以警之,則暴客無自而入。
    暴客:強盜。
事豫為之則易,卒為之固難。
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者。誠在於斯。
    以重門擊柝為喻,知所以預防暴客。意在治心、防情,亦宜預為防範。


    【耕叟筆記】

以德為本009

圓通訥曰:
昔百丈大智禪師,建叢林、立規矩,欲救像季不正之弊。
曾不知,像季學者,盜規矩以破百丈之叢林。
    百丈:即百丈大智懷海禪師。
    建:建置。
    立:成立。
    像季:像法時期及末世。
    不正之弊:學習佛法,不能如法的弊端。
    曾:乃。
    盜規矩:藉口維護規矩,實則以規矩為掩護,滿足個人私欲。故反而破懷叢林。
上古之世,雖巢居穴處,人人自律。大智之後,雖高堂廣廈,人人自廢。
故曰,「安危,德也;興亡,數也。
苟德可將,何必叢林?
苟數可憑,曷用規矩?」
    將:持守。
    如果人人能持守道德,則不需叢林的大環境之陶冶,仍能修道。
    憑:依靠。
    如果大環境有如法修道的學風,則不需規矩,仍能辦道。
    故曰:叢林學道,在德不在法。
    問:既以德為本,學風自然可憑。那麼,需要叢林以及規矩法度嗎?


    【耕叟筆記】

當守節義 勿恃外勢008

圓通訥和尚曰:
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
    躄:跛足。
    顛:跌倒。
    若是躄者、與渡者,皆需仗於杖、舟。修道之人,自應精勤修道,勿縱令自己道業有虧,而成為如躄者與渡者,致了生死成佛道陷入危境。
凡林下人,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顛溺之患。
   


    【耕叟筆記】

避名全節 謹始慎終007

仁祖皇祐初,遣銀璫小使,持綠綈尺一書,召圓通訥,住孝慈大伽藍。訥稱疾不起。表疏大覺應詔。
    皇祐:宋仁宗的年號。
    銀璫小使:宮中宦官。
    綠綈:綠繒的書囊,用來裝皇帝的詔書。
    尺一書:詔書。漢代用尺一之版書寫詔命,故名。
    住:住持。
    孝慈大伽藍:內使李允寧為祭祀祖輩,獻出房宅創立禪寺,故曰「孝慈」,仁宗賜額「十方淨因禪院」。帝留意空宗,召下三省定議,召有道者住持。
    稱疾等:圓通居訥禪師自稱目疾耳閉,另推薦大覺禪師應詔。
或曰:「聖天子旌崇道德,恩被泉石。師何固辭?」
    君王恩德,遍及山水之間。此指師所居廬山。
    固辭:堅持推辭。
訥曰:「予濫廁僧倫,視聽不聰,幸安林下,飯蔬飲水。雖佛祖有所不為。況其他耶。
    飯蔬:指粗食。
    雖佛祖有所不為:縱使要教我做佛做祖師,我亦無所好,何況為天子師。
先哲有言,大名之下難以久居。
予平生行知足之計,不以聲利自累。若厭於心,何日而足?
    先哲:指范蠡。
    聲利:指聲名和利養。
    自累:累繫於心。
    若厭於心等:人的貪心是無止境的,若追求以名聞利養來滿足自己,要到何時才能真正得到滿足呢?
故東坡嘗曰。知安則榮。知足則富。」
避名全節。善始善終。在圓通得之矣。(行實)
    善始:出家而成美器。
    善終:道成而保令名。
    修道之人,不追求聲名與利養,不論出家與否,從發心修學「開始」,就要令自己止惡修善、涵養道德,使自己成為美器;「終」則必成道業,莫留譏嫌在人間。



    【耕叟筆記】

有關〈林文忠公行輿日課發隱〉(恭錄自明倫月刊資訊網)


有關〈林文忠公行輿日課發隱〉 ●濯 生
            民國二十三年,印光大師在蘇州報國寺閉關。有一天,林文忠公則徐的曾孫林璧予先生,帶來林文忠公抄錄的「行輿日課」,請印祖作序,以便出版流通。使各界人士知道林文忠公的一生修持,見賢思齊,發菩提心,同生西方。印祖在序文裡說:
  
「詳觀古之大忠大孝,建大功,立大業,道濟當時,德被後世,浩氣塞天地,精忠貫日月者,皆由學佛得力而來。世儒不知道本,只見已然之跡,而不知其所以然之心。致其本隱而不顯,潛而不彰。以拘儒忌佛,故多主於潛修密證,不自暴露。若詳審其行跡,必有不可掩者。其子孫若非具正知見,必惟恐為俗儒所譏,亦不肯為之闡發耳。以此因緣,致潛德幽光,湮沒無聞者多多矣。
   《舊唐書》,凡佛法事跡,及士大夫與高僧往還之言論,俱擇要以載。歐陽修作《新唐書》,刪去二千餘條。《五代史》亦然。蓋惟恐天下後世,知佛法有益於身心性命,國家政治,而學之也。其他史官,多是此種拘墟之士。故古大人之潛修而密證者,皆不得而知焉。
    林文忠公則徐,其學問、智識、志節、忠義,為前清一代所僅見。雖政事冗繁,而修持淨業,不稍間斷。以學佛,乃學問、志節、忠義、之根本。此本既得,則泛應曲當,舉措咸宜,此古大人高出流輩之所由來也。一日文忠公曾孫翔,字璧予者,以公親書之『彌陀、金剛、心經、大悲、往生』各經咒之梵冊課本見示。其卷面題曰,淨土資糧。其匣面題曰,行輿日課。足知公潛修淨土法門,雖出入往還,猶不肯廢。為備行輿持誦,故其經本只四寸多長,三寸多寬。其字恭楷,一筆不苟。足見其恭敬至誠,不敢稍涉疏忽也。其經每面六行,每行十二字。
    璧予以先人手澤,恐久而湮沒,作書冊本而石印之。以期散佈於各界人士,俾同知文忠公一生之修持,庶可當仁不讓,見賢思齊,因茲同冀超五濁而登九品焉。命光略敘原委。光幼即聞公之名而向往之,今知其修持如此之嚴密,誠所謂乘願再來,現宰官身而說法者。願見聞者,一致進行,同步後塵,則國家幸甚,人民幸甚。」

    印祖曾以林文忠公的例子,勸同是福州老鄉的卓榮泰居士學佛,印祖說:「今請一位閣下最佩服者,來為閣下說法,閣下斷不能不生景仰而傚法也。此人乃閣下之老鄉,即林文忠公則徐也。此老之學問智識,志節忠義,即在當時,在後世,非喪心病狂之人,無有不景仰向慕。」
    這一篇序,印祖為什麼刻意名為「發隱」呢?印祖在信中告訴卓榮泰說:「待經來(案:指收到寄去的《林文忠公行輿日課》),則文忠公學佛,古之大孝,大忠,建大功,立大業,道濟當時,德被後世之學佛,均可悉知其大略矣。故其序名為『發隱』。非徒發林文忠公之隱,蓋遍發古大人之隱。」
    古來有很多學佛的儒者,為什麼少有人知呢?原來是被只知有世間,不知有出世的「拘墟」之士刻意隱瞞了,印祖以林文忠公為例,將這一段史實揭開來。

http://www.minlun.org.tw/old/356/356-4-01.htm



以上內容恭錄自明倫月刊資訊網:
www.minlun.org.tw

深得學佛大本的林則徐(恭錄自明倫月刊資訊網)


深得學佛大本的林則徐(一)
  ── 學佛修淨香火因緣  藏 密

     「光幼即聞 公(林則徐)之名,而嚮往之。今知其修持如此之嚴密,誠所謂乘願再來,現宰官身而說法者。」
           
─── 印光大師〈林文忠公行輿日課發隱〉
 
         
    白衣學佛,世間事業辦得卓然可觀,又能不忘菩提,行解相應,淨業功課每日不斷,從古到今有誰能如此呢?縱觀歷史,清代的林則徐,堪稱難得的人選。印光大師在〈林文忠公行輿日課發隱〉讚歎他是一位「大忠大孝,建大功,立大業。道濟當時,德被後世,浩氣塞天地,精忠貫日月」的人物,這一切成就「皆由學佛得力而來」。
    印祖說:「林文忠公則徐,其學問、智識、志節、忠義,為前清一代所僅見。」清代眾所周知的人物,如早年的紀曉嵐、劉墉,中晚期的曾、左、胡、李,名聲雖響亮,但是論起見識、志節、氣度,都不如清代中葉的林則徐,關鍵之處就在林則徐恭敬實心學佛。林則徐將佛法奉為日課,淨業修持不斷,深入佛法精髓,掌握一切學問、志節、忠義的大根本。所以歷經世間許多事務,大小事情處理得妥妥當當,無不合適。
    林則徐一生修建無數水利工程,平定野番、回漢的亂事,和販賣鴉片「謀財害命」的英國商人拼鬥,立誓拔除腐蝕國本的罌粟花。林則徐晚年刻了一個「歷官十四省,統兵四十萬」的閒章,一生轟轟烈烈的事功在這顆閒章上表露無遺。這些事功的背後,若沒有佛法「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廣大弘願,怎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表明心志的詩句?
    謹依《林則徐全集》的日記、詩詞、文錄,及《清代名人家書》、《林則徐傳》等書籍資料,探究林則徐的學佛因緣與淨業修持,以資淨土行人描摹學習。
    張師誠歎為奇才
    林則徐生於乾隆五十年,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 村老人,諡「文忠」,生長在佛教興盛的福建侯官(今福州市)。從小就在父親教授的私塾熟讀經典,十九歲應鄉試考中舉人。二十多歲因一封「新年賀稟」,受到福建巡撫張師誠的賞識,擔任四年的文書幕僚。兩人相識的因緣美談,林則徐子孫代代口耳相傳,據說當時張師誠為了試探這位年青人的真工夫,要他徹夜趕寫一篇給嘉慶皇帝的奏摺。早起的張師誠看了奏摺裡提的辦法、辭藻、文筆,無不順當恭整,大為驚喜。但是他隱忍一切讚美,對奏摺書法故作不滿的樣子,叫林則徐再謄一遍,以試探年青人的涵養火候。林則徐不計一夜沒有闔眼的疲憊,心平氣和再度振筆千言,精神貫注,毫無疏懈,張師誠歎為奇才,有意栽培這位明日的國家棟樑。
    張師誠將康、雍、乾三代的國政制度細細告知,幾年下來,林則徐「盡識先朝掌故及兵刑諸大政」,而張師誠的學佛修淨經驗也毫無保留地傳授林則徐。林則徐在《張蘭渚中丞六十壽序》裡(案:清代巡撫也稱中丞),讚歎說:「我夫子(張師誠)愛才如性命,染人如丹青,扶寒畯如濟舟航,引後進如培子弟。」張師誠愛才如命,善於調理栽培,扶助貧寒而具有才能的人有如助人渡海,引薦後進青年像是栽培自家子弟。林則徐日後忠誠愛民的風範,以及淨業修持、善用佛法安邦定國的學佛本色,都在張師誠幕下奠立堅實的基礎。
    戒殺念佛的張師誠
    張師誠是清代乾隆年間人,曾任江蘇、福建巡撫。他是一位專修淨業的佛門弟子,曾編集《徑中徑又徑》一書,有位名叫許淨中的三寶弟子在書序提到張師誠的淨業修行情形說:
  
「吾鄉張蘭渚先生,字心友,諱師誠,居湖州歸安縣。父夢日輪照窗,寤而生師。母早故,事父以孝聞。少年登科第,歷任封疆,為江蘇巡撫,見蘇城殺業夥,屢出示勸戒。遇放生河等處,必嚴捕魚之禁。署中不宴客,不殺生,已而長齋奉佛,棲心淨土,自號一西居士。擇前賢淨土論說,輯《徑中徑又徑》一書,並自為之序,後附淨土歌詠,其自作數十首,最為警切。道光八年,年六旬餘,乞假歸里,靜居斗室,一意西馳,逾年卒。臨終時,誦《彌陀經》畢,纔舉佛號至第五聲,寂然而逝。予讀其輯集並詩,深歎名列顯貴之班,身任封疆之職,而念念修持淨土,竟有如是之懇且切也。殆現宰官說法為後世作一標榜者歟?」
    從序裡得知張師誠曾以巡撫的地位,張貼榜紙告誡蘇州人減少殺業,嚴禁有人在專供放生的湖河捕魚。官署中規定不開宴席不請客,不殺生,後來便長齋學佛,專修淨土,自號「一西居士」。為了弘揚末法時期唯一得度的淨土法門,精選歷代修淨人士的開示法語,編輯成《徑中徑又徑》一書。以凸顯「淨土法門」是一切學佛的捷徑,而「念佛」又是修淨土的徑路,至於四種念佛的「持名念佛」則是捷徑中的捷徑。
    張師誠告老還鄉後,在靜室中一心念佛發願求生淨土,隔年就過世了。臨終前,誦完《阿彌陀經》,念了五聲佛號,便安詳往生。張師誠身為封疆大吏,卻能念念修持淨業,如此至誠懇切,給後世現宰官身的人立下好榜樣。
    持名是徑中徑又徑
    淨土經典、古德開示不勝細數,張師誠為何還要編輯《徑中徑又徑》呢?張師誠在自序說:
  
「佛法有助世道人心,不可闢佛。學佛多功敗垂成,釋迦悲憫特開淨土一門。持名不輟,未嘗乏人,又皆志在求福,欲得勤勤懇懇,專心求生西方者,百無一二。且問以淨土一門,多未明曉,甚或妄生疑謗,夙障之重,一至於是。一生西方即不退轉,有如此至簡至易之徑路,不知猛力跳出,噬臍何及?
    余根鈍障深,茫無解悟,惟於淨土法門,信之篤而願之堅,一息不容稍懈。又思廣度有情,普濟含識,嘉慶甲戌,曾取前賢淨土論說,擇其精語,輯為《徑資淺切編》。嗣見荊溪周子克復《淨土晨鐘》一書,先得我心,不復授梓。繼思醒世之書,先貴破其沈迷,方可引之入勝,否則閱未終卷,難免昏昏欲臥。此編以醒迷發端,開門見山,更足怵人深省。且信願行三者,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今以三者為大綱,層遞分門,較有次第。是以重加訂定,刪其繁文,增其未備。蓮池大師有曰:持名一法,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謹取以改編名,仍付剞劂,用作法施。」

    張師誠讀過許多宋儒闢佛的論點,聽到許多學佛念佛人只為求世間福報,要遇到念佛專求往生的人,百人之中找不到一兩位。即使有勤奮念佛的人,又不明瞭淨土法門的殊勝,甚至妄加懷疑毀謗,忘了有一生西方就不退轉,這麼簡易直接的一條捷徑。張師誠自認是一位根機鈍、障礙深的人,但他對淨土法門卻是「信之篤,願之堅」,不敢一息懈怠。自修淨土法門,又想兼利眾生,便選擇古德修淨的格言法語,最初的書名叫《徑資淺切編》,後來讀到周克復先生的《淨土晨鐘》,認為已經先得我心了,書雖編成也不願出版。後來想到要提醒大眾修淨土,應該要先破除眾人的迷惑,然後才能引人入勝。於是改以蓮池大師說的「持名一法,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書名換作《徑中徑又徑》,以信願行為大綱,共有四卷。 (待續)
http://www.minlun.org.tw/old/356/356-4-01.htm

深得學佛大本的林則徐(二)
  ── 學佛修淨  友為依  藏 密

     端楷恭書行輿日課
    嘉慶十二年,林則徐二十三歲,進入張師誠的幕府。嘉慶十九年,張師誠著手編輯《徑中徑又徑》,在張師誠有心培植林則徐的因緣下,這本勸人專修淨土《徑中徑又徑》一書,和林則徐必大有關係。兩人在忙於政事之餘,時常暢談國家大計,而學佛修淨土也是兩人經常觸及的話題。
    當林則徐進入張師誠的幕府那一年,就時常為張師誠的太夫人書寫佛經。林則徐自己也以端楷恭書「三經二咒」︱︱《佛說阿彌陀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為了出入攜帶方便,這本「三經二咒」,長只有四寸,寬有三寸,每面六行,一行十二個字。用一個匣子裝著,匣面上親書「行輿日課」,內頁則寫著「淨土資糧」。
    官吏坐著轎子四處巡視工程,這叫「行輿」,林則徐每天趁著坐轎子的時候,便取出這個匣子,恭誦一遍三經二咒,做為自己發願往生淨土的資糧。
           (林則徐恭書的阿彌陀經)
    林則徐歷官十四省,經過多次烽火戰亂,很多的墨寶都遺失了,唯有「行輿日課」還保留下來。林則徐的曾孫林大任說:「喪亂之後,僅存此冊,然亦足見棲心淨土,行持無間,迥異尋常者矣。」從「行輿日課」的保存不失,足見林則徐終其一生都在受持這個淨土「日課」,每天都在累積臨終的往生資糧。
    薪火相傳現宰官身
    林則徐從政四十餘年,「廟堂倚之為長城,草野望之若時雨」〈左宗棠挽林文忠公〉,這分施政功德始於張師誠的賞識,而為政之有佛法為後盾,也多賴張師誠引導,使得林則徐有日課修淨的功夫。張師誠往生時,林則徐寫一幅輓聯:
   
感恩知己兩兼之,擬今春重謁門庭,誰知一紙音書,竟成絕筆。
    盡忠補過今已矣,憶平昔雙修儒佛,但計卅年宦績,也合升天。

    張師誠外儒內佛的處世為官,以及學佛的恭敬真實,二人是薪火相傳,前後輝映,也是近代現宰官身修淨土的一段佳話,值得大書特書。
    志同道合的摯友
    林則徐日課「三經二咒」,以淨土為依歸,除了張師誠的啟發,另有同行善友為依。龔自珍、魏源二人正是林則徐在菩提道上的摯友。
    龔自珍小林則徐七歲,魏源小林則徐九歲,三人一度齊集北京,與「宣南詩社」成員過往甚密。詩社成員多是有志之士,在「消寒、賞菊、憶梅、試茶、觀摩古董……」等休閒活動之餘,也對時局有所評議。三人懷抱共同的理想,在禁煙立場、學佛修淨態度上,三人更是如出一轍。
    求生淨土的龔自珍
    龔自珍生於乾隆五十七年,號定庵,浙江仁和人,他是晚清開啟議政風氣的傑出人物。引他學佛的是師承彭際清的江沅。彭際清信奉淨土法門,建念佛道場,設放生會,校定《無量壽經》,撰《華嚴念佛三昧論》、《淨土聖賢錄》。江沅與龔自珍協力重刻《圓覺經略疏》,重輯《六妙門》。江沅過世後,龔自珍賦詩追思,自己作注說:「千劫無以酬德,祝其疾生淨土」。
    龔自珍受彭、江二人影響,篤信佛法因果,注重行持,受持菩薩戒,歸心淨土。為了超薦亡母,與妻子一起捐資助印《圓覺經略疏》,發願「命終之後,三人相見於蓮邦」。在《誦〈得生淨土陀羅尼〉記數簿書後》記載,他發心八年內要持誦《往生咒》四十九萬遍,蒙佛力加被,滅除定業,「上品上生,生阿彌陀佛常寂光土」。
    魏源輯淨土四經
    魏源生於乾隆五十九年,湖南邵陽縣人。魏源皈依佛門,專修淨業,自稱「菩薩戒弟子魏承貫」。會集《無量壽經》五種譯本,將《普賢行願品》加入淨土經典,輯為《淨土四經》。他在《普賢行願品敘》中說:
  
「《普賢菩薩行願品》,乃《華嚴》一經之歸宿,非淨土一門之經也。《華嚴》以華藏世界海,諸佛微塵國,無量無邊,明心佛之無盡。……修淨土而不讀《行願品》,則其教偏而不圓;故以殿四經之末,為淨土之歸宿。」
   《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原為淨土宗的本經,魏源有鑑於一般人誤以淨土法門「偏而不圓」,特別將《華嚴》最後《普賢行願品》列為淨土四經,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彰顯淨土法門是最極圓頓的法門。使學佛之士確知「一切法門,無不從淨土流出,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淨土。」魏源對淨土的信願,在給周詒樸的信中寫道:
  
「老年兄弟,值此難時,一切有為皆不足恃。惟此橫出三界之法,乃我佛願力所成,但辦一心,終登九品。且此念佛法門,普被三根,無分智愚男女,皆可修持。若能刊刻流布,利益非小,子其力行毋怠。」
    魏源深信在苦難時局,惟有靠淨土念佛可以橫超三界,懇切期望周詒樸發心刊印《淨土四經》。魏源在浙江曾和林則徐一同整治海防,抵抗英軍,六十四歲時,感到身體不適,交待兒子說:「昨晚有些徵兆,大概不久人世了。到時,不要號哭干擾,只要靜靜等著氣盡,才可入殮。」之後身體恢復一段時日,往生那一天自行到室內靜坐,無牽無掛地命終生西。
    林則徐在廣州與洋人交涉,深知唯有「師夷長技以制夷」,日後才可免受洋人的宰割。為瞭解英美各國的歷史地理,林則徐搜集了三十多個國家的地理和歷史資料,編成《四洲志》,後來怕遭人抵制,難以出版,在謫往新疆途中交給魏源,希望他編輯成書。魏源就在這些資料基礎上,增補之後編成《海國圖志》,後人歎為「睜眼看世界」的傑作。
    子貢請問孔子如何推動仁的事業?孔子教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結交「大夫之賢者」與「士之仁者」。林則徐一生辦理「鹽政、漕運、水利、禁煙、平亂」等大事業,除了自身有超格的見識和勇氣之外,更得有左右不斷的鼓舞與支持,龔自珍和魏源正是林則徐勇往直前的輔翼力量,而在學佛修淨的道業上,三人則是志同道合的同行善友。 (待續)
http://www.minlun.org.tw/old/357/357-4-01.htm


深得學佛大本的林則徐(三)
  ── 學佛政大本    藏 密

      為政若作真書,絲密無間;      愛人如保赤子,體會入微。
    
─── 程侍郎春海贈林則徐楹帖
    林則徐在張師誠幕府服務四年,二十七歲考中進士後,展開了近四十年鞠躬盡瘁的從政生涯。他去過江西、雲南做考官,在江南興水利、修海塘,整頓南糧北運的「漕運」及兩淮「鹽政」,主持數次救難賑災。五十四歲擔任道光皇帝的欽差,到廣東處置英商的鴉片買賣問題。五十七歲,在朝野上下恐懼英國的船堅炮利下,道光皇帝不得已將林則徐謫往新疆,四年期間他幫助新疆居民大力開發「坎兒井」,灌溉農田。六十二歲調回內地平亂,然後到雲南貴州去平息漢人和回人的爭鬥。六十六歲返回福州,優遊林下,過著退隱的生活。那一年的六月,廣西金田村爆發太平軍長毛之亂,情勢極不尋常,清廷再度啟動救災平亂的能手 ── 林文忠公,火速前往平亂。
 (林文忠公「無一事不盡心,無一事無良法」)
    學佛是一切的根本
    一生水裡來火裡去,戎馬倥傯,林文忠公憑他的學問智慧解決許多民生困難,堅貞的志節決不和鴉片鬼同流合污,忠義的情操使他只知謀國不知圖私,這學問、志節、情操的本源在那裡呢?印祖說:
  
「雖政事冗繁,而修持淨業,不稍閑斷。以學佛,乃學問、志節、忠義之根本。此本既得,則泛應曲當,舉措咸宜,此古大人高出流輩之所由來也。」
    政事再怎麼冗繁,三經二咒的日課從不間斷,從佛法之中,林文忠公擁有古來官吏所沒有的超格知見和慈悲胸懷。每天佛法的日課活水,更充實滋潤了林文忠公的學問、志節、情操。為政如同為人父母,要在「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有些事情如旱災、水災、兵災等等,依佛法觀察很多是廣大百姓共業所造成的,解決之道往往不是人力所能為也。學佛的林文忠公深知業力不可思議,更深信佛菩薩的慈悲願力不可思議,他很能善用佛法這為政的大本,時常祈求佛力加被,使政務順利推動,災厄速速遠離。
    觀音座下禱雨求晴
    道光二年六月,林文忠公到浙江當「等候補缺」的道員,這時的江南連月不雨,須水甚急的禾田苦無降雨,杭州各地普設祈雨壇,林文忠公除了參與地方祈雨,更常到西湖的吳山海會寺,向觀音大士禱雨,幾乎每隔一兩天便上海會寺向佛菩薩禱雨。六月二十三日的日記云:「詣海會寺候迎許村至聖廟大士下山禱雨。申刻以后得雨數陣,入土只有寸許」,果然至誠可以感動天地,接連幾天「密雨數陣」。旱象稍為疏解之後,林文忠公便在六月二十六日「詣海會寺行香謝雨」。後來,林文忠公趁著巡視之便,仍到吳山各廟行香禱雨。
    道光十五年,林文忠公擔任江蘇巡撫,這年的六月又逢乾旱不雨,他幾乎每天早晚「步禱」,率領部屬徒步走到蘇州圓妙觀的觀音殿求雨。圓妙觀是一座道觀,原名玄妙觀,康熙時為避諱改名圓妙觀,觀中有座觀音殿,林文忠公來此向觀音大士禱雨。七月初,大雨淋漓,河水驟漲,城內城外很多房屋倒塌,林文忠公又來圓妙觀「謝雨求晴」。
    菩薩的信心泉源
    在廣東與英國人周旋兩年多,林文忠公焚毀鴉片二萬多箱,值市價一千多萬,英商不滿平白損失,說服英國國會派兵前來,英兵在廣東虎門佔不到便宜,便把軍艦開往浙江,攻打定海。林文忠公因此去職,不久朝廷就要他馳赴浙江,加強海防。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六日,到寧波出海口的招寶山,巡親炮臺,文忠公在日記寫說:「詣招寶山觀音大士前行香,抽得第一簽云:『天開地闢結良緣,日吉時良萬事全。若得此簽非小可,人行忠正帝王宣』。」
    此刻的林文忠公受挫於內外情勢,無法親自徹底解決鴉片事件,在觀音菩薩座下抽得這張簽詩,這句「人行忠正帝王宣」,彷彿給他再度注入了一股為國為民的信心泉源。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林文忠公被遣往新疆伊犁,路上作〈次韻答宗滌樓稷辰贈行〉詩,詩句說:「《華嚴》誦千偈,信否伏狂魔」,這時的林文忠公仍不忘念佛誦經,期望倚仗佛力降伏「狂魔」
── 那些貪得無厭的洋人。十一月到伊犁,新年正月初二,林文忠公前往附近的觀音廟行香,之後常和身邊兩個兒子來給觀音菩薩上香,參加法會。
    總督官署供奉觀音
    千處祈求千處應,尋聲救苦的觀音菩薩,正是林文忠公為民「施無畏」的憑藉。道光十八年,林文忠公任湖廣總督,在總督署內供奉著觀音菩薩,每天行香設供。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聖誕,這一天的日記寫著:「詣署中大士前行香」。六月十九日觀音菩薩成道日,日記有「大士神誕,黎明詣本署廟內設供行香」的虔誠供養。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日,日記「觀音大士前設供」。觀音菩薩的靈驗,文忠公是屢試不爽,求雨得雨,求晴得晴,求雪得雪。他曾為蘇州光福寺觀音大士廟題一副聯: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暘而暘,祝率土豐穰,長使眾生蒙樂利;    諸善信願登覺岸,說法非法,說相非相,學普門功德,只憑片念起修行。
    觀音菩薩在林文忠公眼裡,祂給眾生廣布福田,要雨有雨,想晴便晴,只要誠心祝禱觀音菩薩,天下的五穀自可豐收,眾生得以長蒙樂利。觀音菩薩不僅可以施福給眾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真信切願想登上覺岸,則應知觀音圓通,法無定法,相無定相,觀音普門一門具足一切門,只要憑著一念發心修行,西方三聖之一的觀音菩薩便可帶領我們登上彼岸。這幅聯寫出林文忠公的祝禱心得,也表露出他內心裡深信切願的終極目標。
    屠太守的戒殺感應
    屠潛園是嘉慶十三年的進士,與林文忠公是故舊朋友。他曾撰寫《好生錄書後》,請林文忠公題跋,在跋裡文忠公詳細敘述這本書的因緣。原來,屠潛園有一年患了重病,醫生投錯藥,幾乎送命。自己便立下誓願,今後如能活下去一定要「濟人利物」,作為懺悔,其他事情一概不再掛慮了。那一天晚上,感得觀自在菩薩入夢,告訴屠太守說:
   「你夙世做過楚地的官,處理事情公正而苛刻,很傷仁厚,雖是沒有私心,卻也損減祿位。而且你殺害太多生物,應得短命的果報。幸好,你在病中誓願堅固,念念不忘利物濟生,沒有發出絲毫的怨尤恨意。所以冥冥中被其他福報折除了,還剩有多餘的福報。依冥冥中的陰律,救濟生命能延長生命、增加祿位,你應當更加勉勵。」
    醒來後,屠家便闔府戒殺,廣為放生。那一年冬天,屠潛園陸續官拜袁州、九州太守,獲得超越一般人的待遇。隔年春天,屠潛園的病也頓時痊癒了。
    林文忠公在跋裡寫說:「太守念佛,以自利利他為大願,欲人人咸獲戒殺放生福報,而又慮人人之不盡徵信也,故為《好生錄書後》一篇。」屠潛園念佛放生,蒙受大利益,希望人人獲得放生的福報,顧慮大家不能深信不疑,所以寫了這本書以示徵信。但是有一點林文忠公感到可惜,這本書只是暢明儒家不殺生的道理,而對于感召「觀音入夢」一事不曾談到。就「立言」來說還算恰當,對於「覺世之意」喚醒世人念佛放生的意義,就顯然有缺憾了。
    林文忠公為了補足這分缺憾,所以在跋裡詳細記述這本書的來龍去脈,讓人們都知道「感應之故,非荒幻無據也」,因果感應的道理事實並不是荒誕毫無根據的。跋裡還特別讚歎「惟歸安張中丞獨守此戒」,近年來只有張師誠一人肯守殺戒,特別提及張師誠擔任江蘇巡撫時,為《戒殺文》注解的一段往事。
    未有愛物而不仁民
    當時有人質疑張師誠戒殺放生的行為,說:「大臣執行政策,只要心存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就人的立場考量就夠了,何必學佛法的『煦煦為仁』施恩於生物呢?這似乎不是為政的急務吧!」對於一般人的疑惑,惟有屠潛園太守解釋說:「能仁厚百姓的官吏,或許也能愛護一切生物。沒有聽說愛護一切生物的官吏,不會仁厚百姓的。我現在正是以張中丞為學習榜樣,有什麼可以懷疑的?」
    戒殺放生的果報感應概念,一直是林文忠公為政的最高考量,也是他與一般凡庸官吏最大的差異。例如他在廣東虎門以熟石灰投入海水焚毀二萬多箱的鴉片,事前就作一篇〈熬化鴉片煙土投入大洋先期祭海神文〉,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日的日記說:「祭告海神,以日內消化鴉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暫徙,以避其毒」祈請海神能將千萬種鱗魚介貝,暫時移往他處,深怕「本除害馬,豈任殃魚」,本想除去鴉片的害群之馬,怎能又讓流入海裡的鴉片殘膏傷害眾多水族呢?
    也許是有這分愛惜生命的顧慮,從四月二十二日開始燬化煙土,到五月十六日(時為西曆六月二十六日,聯合國訂為「國際禁毒日」)全部銷完,銷毀過程進行的順利清淨,無有大礙,圓滿完成一樁棘手的難題。(待續)
http://www.minlun.org.tw/old/358/358-4-01.htm

深得學佛大本的林則徐(四)
  ── 學佛政大本    藏 密

      「文忠歷膺重寄,幾務殷繁,猶於軺車四出之餘,潛心教乘,定為常課,是真能以至靜制至動者矣。」                                                                                                        ──── 林森
   
 (門楣篆寫「大名垂宇宙」的福州林公祠)
    賢淑學佛的鄭夫人
    林文忠公二十歲迎娶鄭淑卿夫人,鄭夫人出身官宦家庭,嫁到林家後換上布衣,躬親操作,侍候公婆,佐夫課子,與林文忠公感情和睦,互為知己。
    林文忠公廟堂政事有什麼措施作為,在家書上常會給鄭夫人娓娓道來。例如怎樣和鴉片販子周旋,英商繳了多少箱鴉片,兩萬多箱的鴉片用什麼方法銷毀等等,巨細靡遺的告知鄭夫人,彷佛是和一位知己朋友談事情。當林文忠公被遣戍伊犁時,鄭夫人為了方便於與文忠公時常通訊,率同女兒、媳婦暫時在西安居住。並且時常作詩寄到伊犁,同文忠公唱和,使他安心居於關外。
    知夫莫若婦,林文忠公從政的心思,鄭夫人最瞭解了。《閩侯縣志》〈鄭淑卿傳〉記載,當林文忠公因處理鴉片一事遭朝廷謫放塞外,許多故舊門生心裡憤憤不平,鄭夫人卻安慰他們說:「各位不要如此,朝廷因你們老師有能力,所以才把天下大局交付給他。今天和英國人決裂開戰,你們老師還保得住這顆頭顱,那是天恩厚矣!為人臣子的只恐辜負國家而已,怎麼會怕去那個地方呢?」這番明理之言,絕不是一般愚婦的談吐,而是懂得深切體會丈夫苦心的妻子。
    林文忠公六十四歲,鄭夫人逝世,文忠公心情極度悲痛之下,寫了一副〈挽室人〉的聯對:
   
同甘苦四十四年,何期萬里偕來,不待歸耕先撒手。
    共生成三男三女,偏值諸兒在遠,單看弱息倍傷神。

    林文忠公伉儷情深,四十四年的同甘共苦,培育了三男三女,鄭夫人一直期待林文忠公早日致仕回鄉,在屋旁種幾分田、栽幾畦豆子,如今都落空了。
    學佛日課不斷的林文忠公,當然也會以學佛念佛的心得和鄭夫人分享,導引夫人以念佛求生淨土為目標。道光二十一年三月十七日,鄭夫人生日,這時正是中英為鴉片而交戰的關頭,林文忠公被調往浙江整修海防,這一天有感而發寫了四首詩,其中第四首詩說:
   
蓮子房深空見薏,桃花浪急易飄萍;
    遙知手握牟尼串,猶念金剛般若經。

    薏是帶苦的蓮心。文忠公夫婦一向苦心期待,來日能同藕並蒂開,共住一個蓮房。雖然人間的桃花源令人嚮往,但是世間無常,如三月桃花急浪,難免把人弄得飄泊如浮萍。今天是夫人生日,遙想此刻的夫人,一定是手持念珠念佛,口裡也不忘誦念《金剛經》吧!每天學佛念佛的習慣,讓二人心有靈犀一點通,夫婦倆雖地隔兩方,卻共同為著一致的願望而努力。
    文忠公六十四歲在雲貴總督任內,這一年的十月,鄭夫人於昆明往生。林文忠公和兒子離開雲南任所,扶著鄭夫人的棺柩返回福州。此刻孤身一人的文忠公,在〈袁午橋禮部甲三聞餘乞疾寄贈,依韻答之〉詩中,道出他的心聲,詩云:「身似閑僧退院初,維摩丈室暗踟躇」,現在的文忠公已經無官無伴了,好比剛剛辭去方丈職務的「退院僧」,更像生病的維摩詰居士,在丈室中徘徊,不想在宦海浮沈了。希望朝廷有人早來雲貴接替他的工作,自己寧可退隱家鄉,像維摩詰居士一樣稱病,做個學佛念佛的閑僧!
    往生極樂的欣願
    每日課誦《阿彌陀經》、《往生咒》,對於極樂淨土的欣羨,林文忠公常在不經意中流露出來。例如他為北京陶然亭題的一幅對聯:
   
似聞陶令開三徑    來與彌陀共一龕
    陶然亭是北京城南慈悲庵裡的建築,「陶然」是出自白居易詩「更待菊黃佳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文忠公則援用陶淵明〈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語句,意謂這裡可以過著隱居的生活,門前三徑就專為有道之士而開吧!下聯是用淨土宗初祖東晉慧遠大師,邀請陶淵明到廬山東林寺念佛共修的故事。陶然亭有「城市山林」的美稱,文忠公常與龔自珍、魏源等文人墨客來此郊遊聚會,見此山林勝境,難免有不如歸去,嚮往彌陀淨土的心聲。
    海寧有一位守貞不嫁的學佛朱姓女子,林文忠公以五言古詩〈「頻伽禮佛圖」為海寧朱貞女作〉,讚歎這位善女人,詩句有說:
   
不羨比翼禽,不作精衛思。
    獨愛妙音鳥,西方自修持。
    ………………
    要當歸安養,福報償艱危。
    重重欄楯下,萬樹皆瑤琪。
    遙看青蓮花,已出七寶池。

   「頻伽鳥」是極樂世界的一種鳥,能發出微妙音聲。文忠公以朱貞女比喻做極樂世界的頻伽鳥,讚歎她不羨慕凡間廝守一生的比翼鳥、精衛鳥。惟獨喜歡念佛修淨土,做個能發出微妙好音的頻伽鳥,為阿彌陀佛宣流法音。相信朱貞女多年的精進修持,命終神識定能歸於安養淨土,往生後的福報自可酬償這一生守貞修行的艱困危險。置身在七重行樹、七重欄楯中,聆聽微風吹動諸寶行樹的妙法音。遙看極樂的七寶池內,現在肯定開了一朵青蓮花,正在花萼光榮,鮮活茁壯呢!
    詩言志,說的都是心裡的真實話,不論讚美或是厭惡,無不是性情的自然流露。
「頻伽禮佛圖」為海寧朱貞女作詩句裡,對淨土的種種欣賞羨慕,何嘗不是林文忠公自己的信願期望?
    嚮往白樂天的幸運
    清晨「焚香叩頭,齋心默祝」,每逢先祖忌日則「在佛前供湯丸」,這是林文忠公的佛化生活,而每天坐在轎子裡進行的「日課」則是積累往生的資糧。六十六歲,身行萬里半天下,文忠公回到了闊別二十年的福州,卻傳來道光皇帝晏駕的消息,感懷三十年的君臣知遇,不禁「慟哭攀髯」,發下從此終老林泉的決心。這時三個兒子都待在家裡為鄭夫人守喪,子孫繞膝,一門弦誦。林文忠公聚集親族子弟,循循善誘指導他們讀書為文。
   「隱居以求其志」的念頭,其實早就存在林文忠公的心裡了。五十八歲遠赴伊犁,路過洛陽龍門香山寺,那時便透露了強烈的隱居求志念頭,在
同遊龍門香山寺記文中有一段文字:
  
「竊想其(白居易)暮年居雒,以七十萬緡修剎,有終焉之志,誠達哉樂天矣,要亦遇可退之時,悟修真之數,故得自署為幸民耳。僕雖不敢遠希古賢,而止足之念,久已積諸懷抱,顧時事之艱,運數之奇,有不獨關乎一身之休咎者。」
    唐代白居易為好友元稹撰寫墓誌銘,獲得七十萬的報酬,全部捐出,用來重修香山寺。一生汲汲為官的白居易,老來重修香山寺,就是想在此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林文忠公羨慕白樂天能做個「幸民」,幸運遇到可退隱的時機,悟得修行念佛的機運,自己這分「止足」安守本分不妄求的念頭,早就藏在心頭已久了。可惜,遭逢艱困的時局,命運不順,身繫天下安危,寄望來日有一滿心願的機會。
    此刻,林文忠公一家人難得聚集在福州家鄉,享受天倫之樂,先前「止足修真」的願望也快達成了。這期間,發生英國人強佔福州勝地積翠寺事件。三十年前積翠寺修繕完成,文忠公作有
重修積翠寺記一文,現今的寺院卻被英國人逞強佔用,林文忠公便發動城民抗衡,迫使英國人退出福州,還給積翠寺應有的清淨。
    因豐緣厚的善根福德
    優悠寧靜的日子,還不到半年,咸豐皇帝剛登基,這一年的六月,洪秀全等就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事,亂事迅速蔓延,朝野震動。咸豐再度起用林文忠公,作為欽差大臣,命他馳赴廣西平亂。
    十月初,患有疝氣的文忠公抱病啟程,馳往廣東。抵達潮州普寧縣,病體難支,十月十九日在洪陽鎮洪新書院往生。往生時,文忠公手指著天大呼「星斗南」(或作「新豆蘭」)。「星斗南」究指何意,眾說紛紜,若從林文忠公一生學佛、日課修淨的背景,臨命終時手指著天際,以福州鄉音發出近似「星斗南」的聲音,當時的林文忠公是見得什麼境界呢?
    清廉忠誠的林文忠公,人們稱他「無一事不盡心,無一事無良法」,力倡戒殺放生,這豐厚的往生福德助緣,少有人能比。不管政務如何繁忙,林文忠公始終不廢淨土日課,往生善根也累積了四十餘年。如是因必結如是果,相信當來登上極樂寶池那一天,這「星斗南」的答案便可分曉了。 (完)
http://www.minlun.org.tw/old/359/359-4-01.htm


以上內容皆恭錄自明倫月刊資訊網:
www.minlun.org.tw
  

識才善導006

大覺璉和尚初遊廬山,圓通訥禪師一見,直以大器期之。
    圓通訥禪師:廬山圓通居訥禪師,字仲敏。西蜀梓州蹇氏子,嗣延慶子榮禪師。青原下十世。
    期:限也。限定其成事無疑。
或問:「何自而知之。」
訥曰:「斯人中正不倚。動靜尊嚴。加以道學行誼。言簡盡理。
    合觀此人,中正不倚;或動或靜,皆能自尊自嚴;內之心行,有道有學、有行有誼;凡所說話,簡要而能達理。
凡人資稟如此。鮮有不成器者。」(九峯集)
    善知識能別具慧眼,能看到人才極真極美之處,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耕叟筆記】

義士如此 修道人應知慚愧005

明教曰:
大覺璉和尚住育王,因二僧爭利不已,主事莫能斷。
    大覺,即明州育王寺懷璉禪師。字器之。福建漳州陳氏子。嗣泐潭澄禪師。青原下十四世。
    住育王:住在育王寺。
大覺呼至,責之曰,
「昔包公判開封。民有自陳以白金百兩寄我者,亡矣。今還其家,其子不受,望公召其子還之。
公歎異。
即召其子語之。
其子辭曰,『先父存日,無白金私寄他室。』
二人固讓,久之。公不得已,責付在城寺觀,修冥福以薦亡者。
    此事,父名李覺安,因病託白金百兩,寄放在友人張惠明處。後來,李覺安過世,張惠明擬將白金還給其兒子李景文。其子景文因為父親未曾囑咐,不肯接受。兩方都很堅持,所以請包公協助評斷。
    責:任也。任責於人,而行其事也。此指,將白金的處理權交給城中寺觀,令修功德回向往生者。
予目睹其事。
且塵事勞中人,尚能疏財慕義如此。爾為佛弟子,不識廉恥若是。」
遂依叢林法擯之。
    依叢林法擯之:依叢林古規擯出。

    【耕叟筆記】

防惡於未萌004

明教曰:
凡人所為之惡,有有形者,有無形者。
無形之惡,害人者也。
有形之惡,殺人者也。
殺人之惡,小。
害人之惡,大。
    什麼是有形之惡?什麼是無形之惡?值得仔細參究。
    無形之惡,本於根本無明,隨逐於人我情見之間,日夜滋長,少有人察覺。
    既然「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可見無形之惡,比殺人還要可怕。
    我們平日都生活在五欲六塵之中,習以為常,故雖聖人經常教誨,卻總是忽略了。
所以游晏中有鴆毒,
談笑中有戈矛,
堂奧中有虎豹,
鄰巷中有戎狄。
    這四句都是比喻之詞,形容平日習以為常、且自以為安居快樂的境界中,藏有無形之惡。
    游晏中有鴆毒:賓主合歡的晏會之中,食物藏有毒藥。
    堂奧中有虎豹:深居家中,有如虎豹般會害人的人、事、物。
    鄰巷中有戎狄:鄰里間,有如戎狄的無禮之人,很難與其同住。
自非聖賢,絕之於未萌,防之以禮法。則其為害也,不亦甚乎。
    自非:如果不是。這是反語,是指,若是聖人,則當如何下「絕之」、「防之」的功夫。
    防範之道,其下手功夫,並非對他人設防,此中尤重視個人自我檢點功夫。
    絕之於未萌:無形之惡,害人甚深。防之也必須在其未成形之前,即是絕之於未萌的功夫。才一察覺,即須痛下功夫,不使其有萌芽的機會,更不用說使其滋長了。
    禮法:縱未能完全防之於未萌,也要以禮法做為防線。


    【耕叟筆記】

【影片】2011年寒假明倫講座回顧


【護生小提醒】食物容器回收前請記得清洗

【護生小提醒】食物容器回收前請記得清洗 

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食用完的食物容器,特別是有糖份的飲料容器,
在回收前,請記得將裏面的殘滴、殘渣清洗乾淨
不然可能會有螞蟻或其他小動物,去上面舔食,
一不小心就黏住而悶死在上面
或者雖沒黏住,但也可能造成處理者的不便,甚至殺生!
請大家可以多注意,無形中就保護了很多生命呢!
 

止亂先除利欲003

明教曰:
太史公讀孟子。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
不覺置卷長歎:嗟乎!利,誠亂之始也。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
原者,始也。
尊崇貧賤,好利之弊,何以別之。
    本文在說明,只今一念求利,是眾害的根基。
    夫子:指孔子。
    罕言利:不常提到「利」。
    防其原:從根本處預先提防。
    尊崇~~別之:上至尊崇的天子,下至貧賤的庶民,貪好求利的弊端,沒什麼差別。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
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
法亂,則民怨不服。
其悖戾鬥諍,不顧死亡者。自此發矣。
是不亦「利誠亂之始」也。
    無論公私,固然離不開面對「利」這個字。若操持不當,超過本份,則自他皆亂。
    取利不公:指在上位面對大眾時,不能秉持公正的原則,處理自他「取利」的事情。
    以欺取利:指一般平民「取利」時,不合乎義,以欺瞞的方式求取不當之利。
    悖戾:悖,乖也。戾,違也。意指,彼此衝突無法和平相處,乃至鬥諍、不顧死亡等。
    不顧死亡:因為貪利而悖戾鬥諍,連可能犧牲生命也不在乎。
且聖賢深戒去利,尊先仁義。
而後世尚有恃利相欺,傷風敗俗者何限。
況復公然張其征利之道而行之。
欲天下風俗正,而不澆不薄。其可得乎。
    深戒去利:深切的教誡大眾,應當「去除貪利」。
    尊先仁義:尊敬仁義,凡所作為,皆以仁義為最高指導原則。
    恃利相欺:恃,依賴。意指,憑著自己有利,或是以求利為前提而相欺。
    公然張其征利之道:征,求也。張,施行。堂而皇之施行求取利益的行為。
    澆:沃也。 有浸濕的意思。


    【耕叟筆記】

穆穆儒風 清清蓮香 ─── 臺中蓮社參學記


穆穆儒風  清清蓮香
      
   ─── 臺中蓮社參學記            靜 浩
 
    
前 言
    今年明倫暑期講座,有一位大陸博士生前來旁聽,這位學長名叫王玲,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班,今年二月到七月到政治大學進行短期交流。王玲學長好樂佛法,來臺期間參與相關活動,蓮友推薦她來蓮社參學並旁聽講座。她雖因飛機時程已訂,僅能參與前半段,但亦精進用功,受益良多,回北京後寫了一篇心得。文字真誠、體察入微,讀了深受感動,謹將全文披露,以饗讀者。
    於臺灣參學的最後一站是臺中蓮社,恰如朱子所言:「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也正是在蓮社,於臺灣所學仿佛由博化約、由約起行。
    道不遠人
    蓮社裡瀰漫著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的風氣,謙沖而穩健。不論年齡長幼、為學先後、職任大小,均自稱「末學」,尊人為「學長」,即便上臺授課的老師對大學生們也是謙遜地自稱「學人」、「末學」。一開始,被銀髮蒼蒼的老蓮友喚作「學長」,很是令我惶恐不安,而對那些如同弟弟妹妹一般的同學稱呼「學長」,又頗感難以啟齒,也常常忘記自稱「末學」,一不注意「我」就出口了。    可漸漸習慣這樣的稱謂時,很奇妙,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感受到放下自我之後的安心坦然,和尊讚他人所帶來的喜悅和親切。以前總覺得心靈深處有很難安穩的一塊,現在體會來,是那橫梗的自我總要從外界尋求比較。隨著放低心態,內在自然出現了寧靜和柔順。落實到日用生活中,從稱謂和行儀上磨練心態,真是道不遠人啊!
    以前認為儒家難免產生難以化解的疆界,一是長幼尊卑的倫理秩序,嚴不可犯;二是君子、小人的道德分判,難免苛責於人。覺得儒家恪守倫理、尊崇道德規範,在究竟上難以圓融。但如今發現,這尊人而卑己的謙恭,就是和睦倫理、內化道德的儒家真精神。謙德與「無我」似乎是一脈相通的。
    禮樂之美
    蓮社講堂幾乎保留著雪公老人時的樣貌,堅持著儒風穆穆的禮儀傳統。上課前,必由學員長恭敬地禮請老師,老師進門時,班長即高聲呼「起立──」,待老師禮畢雪公像,登臺立定,全體再隨「問訊」之指令而恭敬行禮,老師入座之後,班長再呼「請坐──」。呼令之聲勢如洪鐘,聞者無不肅然,不期之間我想到了漢代一個官職「大鴻臚」,據說就是在朝廷中引導禮儀的,入職要求是一要嗓門大、二要相貌堂堂。
    學生們恭謹地為授課老師進巾奉茶,看著年輕人舉案齊眉、三進三獻,做得那麼一絲不苟,在應對進退中散播出敬畏和德性的光輝,真讓人要掉下眼淚。受業較久的一些學子們齋莊中正,已經有睟面盎背之儀容。令人驚訝在這樣的時代風潮中怎麼還會有這樣一批君子和嫻雅的女子。
    幾次在課間,看著擔任學員長的年輕人肅立在老師休息室門前,靜靜地等著恭迎老師入講堂,好不令人感慨!當無數生命在迷失中揮灑青春時,何曾知道這一分堅持,這一分樸素!在叛逆和擴張自由中抒發時光時,何曾瞭解在浩瀚天地中的謙卑和孝友的珍貴!在隨性與放曠中表達自我時,何曾明白禮樂之美、聖賢之巍!
    
   
 (看著年輕人舉案齊眉,令人驚訝在這樣的時代風潮中,怎麼還會有這樣一批君子淑女?)
    居士佛教
    蓮社何以能持續這樣的傳承?既可以將之視為儒門入世「修身、齊家、治國」的一種典範,也可以看作「人間佛教」的一種形態。如今承擔蓮社管理和教學之任的老師們,乃是親炙雪公老人的弟子,在他們組建的佛化家庭中,不僅實踐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的家庭美德,而且全家修學淨土、志在彌陀。在世間克盡人倫之責,命終求生極樂。德性的教育是生命力的灌注,這在家庭中確實能很充分地傳承和養育。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從父母那裡習得德行。如今這年輕的一代也逐漸成材,在蓮社很多活動中發心承擔。
    一個個佛化家庭是蓮社的細胞,就如同Sangha(僧伽)一般,彼此提攜實踐佛法,工作之餘護持蓮社,同時在社會中各盡自職,也保持了蓮社與社會大眾的直接連結。家庭和美、工作優秀的居士,對周圍人的影響力不可小視,這大概是居士佛教殊為獨到的優勢。在新儒家於全球文化中困頓地力爭一席之地時,何期於蓮社的篤行中讀懂了「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此其不可得與民變更者也」!
    
   
(家庭和美、工作優秀的居士,對周圍人的影響力不可小視,這大概是居士佛教殊為獨到的優勢。)
    一句佛號
    蓮社通過有組織的學修和助念,成就了許許多多的往生。以往我對在家人修證佛法的成就比較疑慮,可目睹了蓮友們修學淨土的篤實,和一樁樁往生西方的實例,信心和好樂之情油然而生。蓮社雖是在家人的修行道場,居士們朝課暮誦卻毫不含糊,念佛之聲刻刻不息,念佛之心時時提起。蓮社老師帶我去參觀蓮社的聯體機構菩提仁愛之家,那裡一位老奶奶叮嚀我說:「把自己的身、自己的心,全都交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做最好的安排,把你照顧得非常好。」想來,這修學的次第也是佛菩薩的安排吧!
    最後來到蓮社,在臺灣參訪學習的種種收穫,全都匯歸到這一句佛號中,有了在內涵上的深入,一句佛號念起來更加得力了。
    諸善俱會
    能對淨土升起希求之心,也是寶島臺灣所賜的祝福。猶憶去年滿臉疑惑地聽師父講淨土法門,還在倔強地說,在一個有苦有樂、有善有惡的世界中,既有善知識、又可受磨練,任何事都是學習進步的機會,為什麼要去一個沒有苦只有樂的地方?當下就是最好的功課,為什麼不能全然承擔呢?
    而來臺的半年中,幾乎一直與善知識、善友們在一起,他們每個人都有許多難能可貴的品質。當自己的心和那更豁達、更開闊、更柔和、更慈悲的心相遇時,豁然自解,如風披靡一般突破了心的局限,智慧不經意間在增進。此是生命對生命的融攝,可能是自己到處碰壁、摸索許久也難以開顯的。同時又沒有可以退墮的機會,周圍都是好榜樣,真正是最好的修學環境,確實保險。有了這樣的親身經驗,此番於蓮社再聽聞老師講淨土「得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頓生願往彼土之念。
    
    
(此番於蓮社聽聞老師講淨土「得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頓生願往彼土之念。)
    人師指路
    蓮社的修學,除了踏實念佛以外,還特崇佛學教理和儒家經典的學習。佛學的教理不止於淨土經典,雪公老人所編的《十四講表》,極為簡明系統地搭起了學佛的知見框架,提綱挈領,為學佛人立住大本,今後博采眾取也不會迷亂。還有破迷導正、契入菩薩覺地的《八大人覺經》,和直指心要、確立般若正見的《心經》,以及唯識的義理。幾門均是必修的課程,次第展開,不得不令人敬仰雪公老人的智慧。
    經師易得,人師難得,老師們講法比一般學院的佛學課,多了親身的體證,出語句句如其所行、如其所證;又較一般的講經更為精細。自己以前零敲碎打學到的一些知識,在課程中各就其位,以前模糊不清的,也明白起來,真有打通經脈的難言暢快!那些生動活潑的故事,又讓清晰進而變得豐滿。
    老師以生命講,我以生命聽,每日如饗太牢,何其樂哉!徐醒民老先生講《法華經》,講過什麼話好像不重要,我就像個小孩子,憨憨地仰望著老先生,呼吸著從語默動靜中透出來的祥和,肝膽肺腑都沐浴在慈光之中。穿插的音樂課,亦是我樂在其中的。所謂「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歌之文辭雅正,皆雪公老人所作,曲調優美,頗能明心志,抒胸臆,乃至四體亦感條暢。最令我懷而寶之的是老師所講的歌詠發聲的竅訣,不管大學之道還是音聲之藝,都需要明師指路啊。
    鋪一塊磚
    在蓮社學習的日子裡,看著老中青幾代人進學於斯、勤修於斯、涵泳於斯、往生於斯,不禁深深地祝福這裡,在無常的世界中,但願蓮社能接引更多的生命。又時常想,果然是諸法因緣而有,實相卻是空。人們能具備這樣的賢善之德相,不是無由而來的,背後有文化傳統、師長、同修、各種課程等重重無盡的因緣在配合扶助,而每個人在因緣中成長,又成就因緣讓更多的人來成長,被涵育的個人又何嘗不是他人的助緣呢。
    思緒跨海回到故土,多麼盼望我的父母親人也能有這樣的修學環境,如果年輕一代能受到這樣的薰陶教育,如果所有的老人都能眼見耳聞念佛往生之不虛,如果生活的周遭能常常有善知識和善友團隊,每個生命定會漸漸開啟其本自具足的光明……。但願從此一句彌陀穩穩行,常念常願常回向。更望也能為這眾生共享的菩提道鋪下一塊磚石。
    
    
(在蓮社,看著老中青幾代人學於斯、修於斯、往生於斯,深深祝福,願蓮社能接引更多的生命。)

轉載自明倫月刊資訊網 http://www.minlun.org.tw/t418/t418-4-9.htm

問辯以積學002

明教曰:
聖賢之學,固非一日之具。
日不足,繼之以夜。積之歲月,自然可成。
    固:本來。
    學聖學賢,本來就不是一天兩夜、一時半刻的努力,便可達成。
    夜以繼日:表示時時用心,無有間斷,乃至長時不輟。
    積之歲月:累積聖賢之學,所經歷的時間,以年、月作為計算單位。經過相當長的歲月。
    自然:決定的意思。表示,如此積學,必定可以成就聖賢。
故曰,學以聚之,問以辯之。
斯言,學非辯問,無以發明。
    此引易經的文字作為證明。並說明累積的要訣,勤學、問辯二者。
    學、問、辯:學必要問、問必要辯。思之。
    發明:顯發其中道理,令人明白。
今學者所至,罕有發一言問辯於人者。不知將何以裨助性地,成日新之益乎。
    學者所至:學習的人所能做的範圍程度。
    裨助:補助,對於聖賢之學有所幫助。
    性地:聖賢之學,要在心性上開發,故換個角度形容為「性地」。
    日新之益:染法日減、淨法漸增,故心性之德益顯。而此需賴時刻經年以積學,而積學之道,又以問、辯為要。


  【耕叟筆記】

明倫講座 100學年度上學期 學期間講座 ── 歡迎參加


100學年度上學期學期間講座─歡迎參加

  請來信至明倫講座電子信箱,告知您的姓名、聯絡電話
以及
將聆聽的課程,以便我們準備講義資料,謝謝!
明倫講座電子信箱minlun.society@gmail.com


臺中蓮社地址:臺中市南區民生路23巷14號 
電話:04-2222-3737(蓮社辦公室可轉接講座辦公室)


道德為尊001

明教嵩和尚曰:
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
    本文:不是討論現世立功,而是把時間拉長至千百年,來看人們內心對「道德」二字,最深層的認知。
    明教:即杭州佛日契嵩禪師。明教,是宋仁宗所賜之號。
    窮:貧窮。
    通:通達。
伯夷叔齊,昔之餓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
桀、紂、幽、厲,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
    餓夫:常常餓肚子的人。
    人主:一國之君。 
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
    患:憂慮。
    充乎身:意指,自己身體的言語行動多能合乎道德。
    勢位:權勢、地位。
    不在乎己:意指,自己是否能得到勢位。


【耕叟筆記】